查看原文
其他

是“拔哥”!连毛主席都称赞他“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新华社新媒体、新华网、共产党员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军网、广西党史网


制图:@钢铁时代2011


视频来源: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后
每次见到广西来的同志
毛主席都会深情地谈起一位烈士
毛主席曾称赞他
“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
而他曾经的亲密战友邓小平
在他的纪念活动上
更是提了长达205个字的题词
以三个“不愧为”作为他一生的评价
这位让毛泽东、邓小平等
念念不忘
予以了深切的怀念
和极高评价的革命先烈
就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的
韦拔群

1958年,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南宁接见广西各族人民(图源:广西档案局)


出身优越,却站在贫苦乡亲一边

现在的广西河池东兰

东兰,位于桂西北
地处云贵高原南缘
是壮族聚居区域
1894年2月6日
原名韦秉吉,后改秉乾的韦拔群
就出生于
东兰武篆的一个壮族富农家庭
由于壮族地区特殊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
清朝时期
为在当地推行保甲制度
保甲首事的职位
多由当地的地主、富农等权贵所担任

韦拔群

虽然家庭环境较优越
但自少年时代起
韦拔群就常常帮助贫苦乡亲
喜欢打抱不平、敢想敢作敢当
有一次
韦拔群与穷孩子们结伴下河游泳
看到同伴的衣服破烂不堪
他悄悄地先上岸
把其中一个穷伙伴的破衣服穿走
把自己的好衣服留下

农历三月三
对壮族人民来说是歌圩节
大家本应饮宴欢歌
可是在当时
农民们却家家穷得揭不开锅
韦拔群看在眼里,心里十分煎熬
趁着家中大人外出时
他找来一把铁钳
烧得通红并把自家粮仓底板钻透
然后让乡亲们用衣服接粮食
两个裤管也都装满
“多好的兄弟呀!”
从此以后
韦拔群自然而然地
融入了贫苦乡亲之中

韦拔群的父亲是清朝的例监武生
长年靠放高利贷收租发家
每当贫苦乡亲到他家里来交租还债
往往是陪着笑脸进来
抹着眼泪回去
而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经常是鞭子加棍棒
使得少年韦拔群对当地那些
像他父亲那样
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土豪劣绅
更是厌恶至极
因而从小立志
要推翻黑暗的旧社会
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而奋斗

苦求革命真理

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
韦拔群来到桂林
在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就读
可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反动旧法官的学校
校长常给学生鼓吹做官享福的思想
这与韦拔群的人生理想格格不入
一年后
韦拔群背着行李
毅然选择了离开
家人见他从桂林回到了东兰
严厉责备他“不尊师道”
失去了做官的“前途”
并要求他“改邪归正”
继续到别的学校读书
以便将来能够混个官职
锦衣美食,光宗耀祖

可不久后
韦拔群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变卖部分田产,积攒银元路费
离家出走,游历全国
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家人气得七窍生烟
认为他厌官弃学,离经叛道
是个“败家仔”,无可挽救
在韦拔群临行前夕
家里人宰了一只白鸡给他饯行
表示从此与他断绝一切关系
即便如此
韦拔群寻求革命真理的决心没有动摇
结束了学生生活的他
挣脱了封建家庭的藩篱
走上了寻求革命真理的漫漫征程

讨袁护国运动形势图

1916年,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孙中山正发起护国运动,起兵讨袁
韦拔群积极响应
再次变卖部分家产,筹集路费
并从东兰带领100多名青年
跋山涉水,长驱贵州
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
随后他又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
毕业后在黔军张毅军部任参谋
正是在贵州讲武堂学习期间
他又改名韦萃,字拔群

护国运动成功后
中国却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
韦拔群很快发现自己所投奔的黔军
依然是一支未脱胎换骨的
旧制军阀部队
不足为伍

“五四运动”爆发后
他开始阅读宣传十月革命的
《新青年》杂志
並把它邮赠东兰友人
1920年
他愤然离开黔军
再次踏上寻求真理之路
他辗转长江南北经上海来到广州
终于拜访到了仰慕多年的孙中山
找到并加入了进步的革命组织
“改造广西同志会”
还担任政治组副组长
从此
韦拔群开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

东兰“彭湃”

共青团东兰县委副书记邓群达讲述韦拔群领导广西农民运动的历史(来源:河池共青团)


广西大学的创始人和首任校长马君武,韦拔群曾加入其领导的“改造广西同志会”

1921年
孙中山命粤、滇、赣各军入桂
旧桂系军阀陆荣廷败逃
“改造广西同志会”会长马君武
出任当时的广西省省长
(广西省1958年转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随后,他邀请韦拔群

出任南丹、东兰县长

但韦拔群推辞不就

当年的9月16日

韦拔群回到家乡东兰
组织农民自治会
建立国民自卫军
打倒土豪,清算劣绅
开始了反抗剥削压迫
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武装斗争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
韦拔群发现
自己革命经验明显不足
革命理论严重缺乏
指导思想仍然不明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反映毛泽东给农民运动骨干讲课场景的油画

1924年夏
他得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
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于是历经半年多
辗转贵州、云南、法属越南、香港
于1925年初
到达当时的民主革命中心广州
进入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和中国共产党农民运动策略
坚定了为农民翻身解放而奋斗的意志
在广州农讲所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终于找到革命真理的韦拔群
心中豁然开朗
对光明的未来无限向往,踌躇满志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

在东兰武篆的拉甲山上
有一个山洞
名叫“北帝岩”
后于1930年
由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
改称“列宁岩”
这便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岩口两侧贴有
“要革命的站拢来
不革命的走开去”
的革命对联
韦拔群更是在教员宿舍门口
挂上了自己题写的
“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对联

1925年夏
韦拔群从广州学成回到东兰
开办广西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员来自右江和红水河地区
10多个县276人
1926年、1927年
韦拔群又先后创办了
第二、第三届农讲所
三届农讲所
共培养了近600名农运骨干
后来的开国中将韦杰
就是当时的学员之一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课堂样貌陈列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学生宿舍陈列


开国中将韦杰,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曾经的学员之一


当时农讲所
不但开设政治理论、革命史
哲学、经济学常识等课程
还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使学员既能组织群众、宣传真理
又能领导武装斗争
在这里培育的革命火种
随后撒向右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为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红七军的建立
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6年冬
韦拔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12月
中共中央局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
这样写道
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
极得农民信仰。”
毛主席也曾经称赞道
韦拔群是广州农讲所最好的学生!
他是党的好干部
农民的好儿子
过去我搞农民运动的时候
很多都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

“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

新桂系军阀主要首领,从左到右依次为:黄旭初、李宗仁、白崇禧

1926年
与蒋介石集团相勾结的
新桂系军阀当局
对东兰的农民运动
进行疯狂残酷的镇压
大肆烧杀掳掠
制造了当时震惊全国的“东兰农民惨案”
被捕被杀农运骨干和群众达700多人
掠走马牛2647头
焚烧村庄损失的房屋、粮食
衣物、猪羊不计其数
韦拔群的房子也被烧毁
妻子和刚出生3天的婴儿
被抓入县城大牢

但韦拔群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吓倒
他一面到首府南宁
控诉新桂系军阀当局的滔天罪行
印发《快邮代电》
《请看军阀官僚劣绅土豪烧杀东兰农民之惨状》
一面带领农军与敌人巧妙周旋
斗智斗勇,继续坚持斗争
结果各地各界同胞
纷纷声援东兰农民的正义斗争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
新桂系军阀当局
不得不对东兰农民运动
作出比较公正的处理
韦拔群随后在武篆举行了
5000多人的庆祝大会
宣布恢复农民协会、农讲所
惩办县知事
把土豪劣绅的财产没收作为教育经费等
东兰农民运动不仅没有被镇压下去
反而掀起更大的高潮

1927年4月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新桂系军阀派大批兵力
伙同地方反动武装
大举镇压农民运动
在白色恐怖下
韦拔群坚定地率领农军
继续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1929年8月
在南宁召开的
广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上
韦拔群被选为
广西省农民协会副主任委员
随后,乘第二次蒋桂战争之机
他率领农民自卫军攻占东兰县城
建立革命政权

反映百色起义,红七军成立的油画


1929年12月11日
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
李明瑞、俞作豫等
领导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
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
和右江农民军举行百色起义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
韦拔群担任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员
第二十一师师长
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

1930年1月
韦拔群率部转战右江盆地、红水河一带
打退了右江地区反动武装
和新桂系军阀的进攻
歼灭、瓦解桂军及反动民团数十股
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起义的胜利果实
1930年3月
韦拔群与邓小平一道
在东兰武篆
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实现了千百年来
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群众从心底里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喜悦
他们唱起山歌,赞颂土地革命
“跟随共产党,翻身齐有份
不论老和少,人人有田耕。”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1930年11月
红七军按中央指令
在河池整编后奉命北上
根据革命的需要
红七军前委决定留下韦拔群
继续坚守右江根据地
韦拔群把自己部队中的
精兵强将、优良武器
都补充给北上的主力部队
自己只留下一个番号、一面旗帜
奉命带领特务连返回东兰
重新组织扩建部队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
反击新桂系军阀的多次“围剿”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江西瑞金召开
韦拔群虽然因敌人严密封锁
而未能参加大会
但仍被推选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红七军主力北上中央苏区示意图,虚线为革命根据地


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北上后
新桂系军阀
乘根据地武装力量薄弱之机
纠集了数倍的兵力
先后3次、历时近两年
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
为了隔绝红军与群众的联系

敌人不许群众带一粒粮食

和一根火柴上山

妄图饿死、冻死红军

敌人挨村“搜剿”

见草用火烧,见水就放毒

见与红军联系的人就杀

据东兰地方史资料
东兰县人口
到1934年只有5万多人
比1927年减少了约6万人

在这些艰苦的岁月里
韦拔群的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
他带领队伍转战在丛林中
与战士群众同甘共苦
没有粮食
他们就以野菜充饥
没有房子
他们就以岩洞栖身
冬天寒冷
他们就以围火过冬

1932年8月底至9月下旬
新桂系军阀
派第七军军长廖磊为总指挥
纠合近1万兵力
对东兰和凤山根据地
进行第三次“围剿”
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
第三次反“围剿”失败
当年10月18日
韦拔群与师政委陈洪涛
在西山研究决定
分头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当夜因病暂住洞中
19日凌晨
重病昏睡中的韦拔群
被叛徒韦昂杀害
时年38岁

坐落在东兰县城的韦拔群烈士墓


1934年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

在江西瑞金召开

毛泽东主席在会上提议

为韦拔群、恽代英

蔡和森、邓中夏、陈原道

等同志的牺牲致哀

静默三分钟


在革命陷入低潮之时
韦拔群先后把3个儿子的名字
取名为“韦革命”
“韦坚持”“韦到底”
表示革命决心
为了革命事业
韦拔群全家先后
有17位亲人
惨遭敌人杀害
而韦拔群坚定地说
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
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

韦拔群亲人的墓碑(图源:新华社)


航拍韦拔群故居(图源:新华社)

如今
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
韦拔群故居旁
一块墓地里
埋葬着韦拔群一家
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亲人
群众经常自发前来祭奠

永远的“拔哥”,民族团结的楷模


韦拔群的一生
只有短短的38年
但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广西各族人民
尊称他为“拔哥”
在他的亲密战友邓小平的
205个字题词中
这样总结了韦拔群的一生
“韦拔群不愧是劳动人民的英雄
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
不愧是模范的共产党员。”

韦拔群烈士雕像


“拔哥”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后来的革命者
1939年
新桂系军阀在田东县那恒村
逮捕了正在召开会议的桂西党组织
相关负责人韩平波等人
他们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最终,韩平波、赵润兰
梁乃武、李修学、赵润标
岑世奎6位同志被杀害
狱中,他们曾高唱
纪念韦拔群的《西山歌谣》
“要想过河搭桥过,要想革命找拔哥
莫看官府千万兵,个个害怕韦拔群
一想红军心就定,一想拔哥眼就明
拔哥领头唱首‘欢’,余音绕梁九百年。”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

韦拔群还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楷模

他多次明确表示

要消除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

废除徭役

实行壮、瑶、汉等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革命工作中

他和汉族、瑶族等各民族的同志
都是和睦相处的
从而带动了广西各民族
永远跟党走
如今,八桂大地上
日新月异的变化
想必就是对“拔哥”
最好的告慰了

编  辑丨陈虞文(广西钦州)
校  对丨郁惠颖
校  审丨慧 子、王莺洁
值班编委丨徐兴邦
点亮“在看”,致敬革命者“拔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